弃购潮?“估值陷阱”的恶性循环

  发布时间:2025-07-09 13:10:4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英才杂志4月17日,半导体公司纳芯微688052.SH)公告披露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据公告显示,本次发行股数为25 。

炒股就看,估值陷阱权威,弃购专业,恶性及时,循环全面,估值陷阱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弃购

原标题:弃购潮?恶性“估值陷阱”的恶性循环

来源:英才杂志

4月17日,半导体公司纳芯微(688052.SH)公告披露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循环据公告显示,估值陷阱本次发行股数为2526.6万股,弃购但是恶性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338.15万股,弃购股数占本次发行总规模比例的循环13.38%,弃购金额高达7.78亿元,估值陷阱超过了(600941.SH)7.56亿元弃购金额,弃购创弃购金额之最。恶性

纳芯微属于半导体板块细分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不同于弃购的中小投资者的观点,纳芯微在本次IPO募集时受到了机构的追捧,其230元/股的发行价格对应的融资规模为58.11亿元,高于募投项目所需金额7.5亿元,也就是说比预期超募6.44倍,约50.6亿元,系科创板新股史上超募金额第二。

01

为何弃购潮频发?

去年以前,“打新”一直是A股中另类的投资策略之一,主要是新上市股票在市场的关注度较高,且新上市当天的股票涨幅最高44%,让中小投资者对新股上市后的短期预期较好,例如去年年底上市的(001317.SZ)上市后当日涨停,后又连续涨停16个板。

“打新必赚”的印象深入投资者的心。

但随着新股破发的情况越来越频繁,打新策略的赚钱模式开始失灵。据choice的统计显示,2021年12月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数占当月新发股票数的15%,2022年1月这一比例上升到20%,3月达到35%。截止4月21日,4月以来上市新股22家,其中已经有16家破发,占比72%。

从上表可见,22家新上市股票,在5日内跌幅超过20%的有8家,占比36%,(688125.SH)上市5个交易日,就下跌了接近34%,上市当日就跌破发行价。据统计,这样的行情上一次是在2012年的3月初到9月末,彼时126家首发上市公司,5日内破发的有36家,占比仅28%。回溯历史,本轮新股破发情况要比上一轮来的更加猛烈。

从今年年初开始,新股频频破发,劝退了大批中小投资者,也是引发这波“弃购潮”的主要原因。

近期由于国际地缘冲突带动了能源价格的上涨,油气板块景区度较高,但就是这样一个热门板块题材,且是中国油企三巨头中的“巨无霸”(600938.SH)也没能留住悲观的投资者。4月18日,中国海油公布了新股的发行结果。公告显示这次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427%,是2022年以来网上中签率最高的新股。而在此次认购中,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金额2.42亿元;另外还有7位线下投资者放弃了新股认购,弃购金额59.62万元。不过,好在中国海油本次A股发行将启用“绿鞋”机制,即超额配售选择权,这一机制有利于稳定新股上市后的表现。中海油在上市当天虽然盘中打开涨停收盘涨幅收窄,但在第二天的22日开盘不到半小时就强势涨停,最高时封单近20亿。

02

市场环境叠加估值陷阱引发“弃购”

新股频繁破发是“弃购潮”核心症结所在。

而破发的原因无非市场和个股两个层面。

市场原因在于今年以来,国内二级市场持续回调,截止4月22日,上证指数回调超15%,两次探底3000点强支撑;而下跌超30%,击穿2300点。个股表现更是普遍不佳,板块轮动混乱,纵使业绩超预期也无法提振情绪,这或是引发新股破发的一个原因。

但事实上新股估值过高也是核心原因之一。近期上市的新股,不时会出现高发行价或者高PE估值发行的现象,百元股价以上的新股已经变成常态,难免让中小投资者犹豫。

上面抽样列举了2022年的新股(以能计算PEG比率为主,以0.5-1为较为合理估值,新股大部分成长性较高),其中43家新股中,2022年预测的PEG在合理范围的仅有13家,占比约30%,换言之,大概有7成的新股估值并不健康,甚至有些明显高估的新股如(688234.SH)、(688238.SH)以及华秦科技(688281.SH),PEG高不说,市销率都在30倍以上,这些还是在近期大盘回调后的估值,显然在上市当天的估值更高。

抽取最近较热门的两支新股来看。

身为大盘蓝筹股的中国海油(600938.SH),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集团之一,主营覆盖海上油气全产业链。业绩方面,公司2021年油气营收2221亿元,同比增加59.1%;归母净利703亿元,同比增加181.7%;但是这个业绩增长率并不可作为参考,公司2020年业绩由于国际油价影响大幅下降,因此跨过异常值,从2018年到2021年,中海油的营收、归母净利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62%、10.1%。

从估值来看,中海油的港股PE(TTM)仅6倍,A股给到10倍左右,国内、国外头部油气行业PE均值也就是在10倍左右,国内A股和港股对头部油气企业的成长预期不会很高。而(601857.SH)的AH溢价64%来看,中海油回归A股估值上涨的预期基本也已反映在当前股价上。

未来中海油个股的估值和成长重塑预期在以下两点,首先是高股利分红和显著高于同行的盈利能力;其次就看海上石油开发的成长性和空间能否显著高于陆地石油开采。

身为小盘成长股的纳芯微(688052.SH),从直观的业绩来看,近些年纳芯微兑现了成长性。2021年公司营收可以达到8.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256.26%、334.13%,近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达94.53%、112.37%;从公司上市前估值来看,以2021年归母净利润和发行价来估计,上市前后市盈率在107.48倍,横向与行业均值和中值55倍左右来看,市盈率的确偏高,但好在PEG为0.956,尚且在合理范围,似乎可以理解为机构愿意以2022年营收和净利增长100%来给出公司的未来价值。

而从公司细分业务来看,2021年纳芯微在信息通讯、消费电子与工业控制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44.18%、16.93%与31.94%,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销售规模尚处于起量阶段,部分车规级芯片尚处于小批量出货阶段,官网显示其已经切入国内主流汽车供应链,车规级芯片已在、一汽集团、等终端厂商实现批量装车,可见汽车芯片业务是未来的核心业绩增长点。

新股上市,实际应该是一个优秀公司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标志,也是向二级市场提供优秀投资标的的途径,而不是上市公司与机构利用“估值陷阱”,转嫁成本,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买单的工具。

  • Tag:

相关文章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副总监级别以上降薪10%-20%,自己捐款1亿元

    来源:华夏时报11月22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推行“一升一降”措施。高管待遇方面,为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同时尽量减轻公司压力,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
    2025-07-09
  • 日元成今年表现最差G10货币

    长江商报消息 近期避险日元持续贬值,4月15日,日元跌至2002年5月以来的最弱水平,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上涨0.4%至126.36。日元成为今年G10货币中兑美元表现最差的货币。日元快速贬值的直接原因
    2025-07-09
  •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博鳌“和合共生” 数字经济改变全球竞争格局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 陶匡淳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
    2025-07-09
  • 涨涨涨! 美国玉米期货十年来首次破8美元 天然气自2008年来首次涨破8美元

    由于俄乌冲突威胁全球供应,市场对美国谷物的需求增加,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7月合约于当地时间周一4月18日)报每蒲式耳8.02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18.75美分,涨幅近2.4%。值得
    2025-07-09
  • 养老储蓄产品试点开启

    转自:保险报网实习记者 许予朋根据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11月20日起,、、中国银行、四大行可在国内5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11
    2025-07-09
  • 疲软的日元也许并不是最佳套利货币?

    瑞士法郎和台币可能是更好的套利融资货币。随着日元徘徊在20年来的低点,交易商将日元当做套利货币首选。然而,机构分析指出,有更好的选择可以满足投资者的货币套利交易。从表面上看,日元似乎是套利交易者的最佳
    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