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芳华|抗疫夫妻同为护士,一人转战三家医院一人驻守血透室
作者:探索 来源:百科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7-06 03:02:48 评论数: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瑞金医院抗疫夫妻刘佳和沈怡娜。白衣 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某个周日的芳华夫妻早上,刘佳没时间与家人作过多的抗疫告别,就整理好行装前往医院,同为透室时至今日(5月12日)已是护士第61天了。
作为瑞金医院首批出发的人转人驻医疗队员,刘佳在收治新冠感染者的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完成任务后,再度“请战”到了瑞金医院质子医院,守血接着又被调到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重症病房,白衣整整转战了三个不同的芳华夫妻抗疫战场。
作为护理队伍中年资较高的抗疫手术室护士,他具备感染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同为透室丰富经验,不但在舱内舱外两条线同时工作,护士还负责为大家保驾护航。人转人驻
在老年医学中心,医院他第一时间了解建筑结构,摸清包括感控、标本送检、CT、化验的路线,绘制平面图,备齐所需医疗物资和消毒设备,为医疗队创造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
在舱外,他帮助舱内护士完成护理文书,根据需要补给物资,保证队员们的每日餐食与核酸,分发生活物资,整理图表资料......多元化的工作内容让他忙个不停,也经受了一次次锻炼。
刘佳在老年医学中心,与外籍感染者合影。
刘佳在老年医学中心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病人,其中就包括几位来自法国、荷兰、乌克兰、波兰的外籍患者,他们语言不通,还有人正在服用的药物已经用完,非常焦虑,曾经留学法国的刘佳,通过英语和法语与一些外籍感染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还帮他们带去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餐食,缓解了不少外籍感染者的焦虑情绪。
在瑞金医院质子医院院区,那里收治了不少高龄患者,当一位无法步行、生活无法自理的98岁老爷爷被120救护车送来时,刘佳毫不犹豫就上车背起老人,小心翼翼地帮他坐上了轮椅。老人家耳朵不好,吃得也不多,每班护士都把这名老爷爷当成自己的亲人,喂饭、喝水、换尿布,眼看着老人一天天好起来,核酸结果也开始转阴,大家都很高兴。
刘佳的妻子沈怡娜也在瑞金医院工作,是血液净化中心的一名护士,从疫情开始至今一直驻守医院,参与完成了400多位血透病人的血透工作。
沈怡娜在瑞金医院血透室。
疫情初始,血透成了难点问题,有的患者一家三口感染新冠,眼看血透患者生命线无法维持,瑞金医院主动伸出援手,各方联络,确保400多位患者无一掉队,还设立了普通血透室、应急血透室和阳性患者血透室,各种血透室各司其职,帮助不同情况的患者维持血透。但分区设置给血透室护士们带来的是巨大的工作量,沈怡娜那时候常常需要夜以继日,24小时为患者守护。
同时,瑞金医院血透室当时还承接了嘉定区瑞金医院北部院区的部分血透病人的透析工作。
遥远的路程、陌生的环境、疫情的影响,都给这些血透患者带来了压力。沈怡娜积极与北部院区血透室联系,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和大家一起制作好病例资料,尽可能帮他们维持原有治疗方案。在血透的时候,沈怡娜一刻不停地巡回检查机器,安抚病人,获得了血透病人们的交口称赞。
刘佳和沈怡娜夫妻俩都奋战在疫情一线,家里由老人负责帮忙他们带孩子。
“身在前线,但我们很安心,医院作为我们的大后方,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不停送来各种物资,每天我俩出舱,手机里收到的都是来自院领导、工会和科室的嘘寒问暖。”刘佳感叹。
沈怡娜也感叹,面对疫情,每个医护人员都是抗疫岗位上重要一份子,大家应该更加团结,“我们也把医院给予我们的关爱,传递给我们的病患,我们同时坚信,大上海保卫战很快就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