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3500亿元
本报记者 郭冀川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11月1日消息,到年近日,国虚工业和信息化部、拟现教育部、实产文化和旅游部、业总亿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体规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模超
根据《行动计划》,到年到2026年,国虚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拟现软件、实产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业总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体规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模超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到年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虚拟现实产业受制于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虽然在旅游、教培、游戏等领域产生一定应用,但没有探索出相对成熟的商业路径和商业模式,需要从政策层面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应用,通过落地场景应用、打造产业集群的方式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发展,在部分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领域,探索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因此,《行动计划》也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二是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三是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四是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五是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逐步迭代、持续扩展边界的过程,此前市场就非常期待虚拟现实技术落地,甚至短期内就产生巨大的产业价值,但实际上还缺乏相应产业基础和场景应用能力,因此政策端在鼓励技术研发的同时,也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场景落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当下5G、云计算、分布式存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在不断成熟,并通过融合实现了倍增效应,在政策引导和资本加持下,国内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涌现一大批新型独角兽企业。”于佳宁说。
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表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应用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产业和虚拟现实类娱乐项目上。随着《行动计划》的发布,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边界进一步拓展,不仅提升娱乐的数字化水平,更针对工业、城市安全等场景展开,更多行业和更多公司有望融入虚拟现实产业链,形成虚拟现实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时尚)
- 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怎么建?易会满提出三道“思考题”和五个原则
- 法媒:俄宣布将驱逐31名欧洲国家外交官
- 碧桂园·沪深ESG100优选指数4月运行报告
- 在未来几个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或将“重出江湖”
- 定价比同行贵两倍,国货出海如何“解锁”高附加值
- 个人养老金年缴最高1.2万 资本市场长期增量资金可期
-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创周期新高 美联储5月会议前鲍威尔将最后一次露面
- 拜登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8亿美元安全援助
- 靠银行吃银行!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上海:单日新增报告100例以上街镇连续3日降低
- 农业农村部:将研究制定春耕防疫具体办法 切实打通“卡点”和“堵点”
- 平台收取服务费?人民日报海外版:规范互联网筹款,必须的!
- ST星源及相关责任人面临573万元罚款
- 专访高通钱堃:共建数字生态 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