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楼仅几户人家开灯,房地产正成为县城的“焦虑症”
前段时间,焦虑症记者去到东部地区一个人口大县。栋楼
开车在县城中心城区穿梭,仅户白天惊讶于城区的开灯天际线,一幢幢商住楼拔地而起;夜晚惊讶于楼盘的房地入住率,一栋楼就只有几户人家开灯而已,产正成整个小区没有亮灯的县城新盘更比比皆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有空置的焦虑症,也有烂尾的栋楼。
遇到一位当地人,仅户花甲上下。开灯他告诉我们,房地他家用种地的产正成积蓄到县城贷款买了第一套房,开发商来自邻省,县城“还贷还了三年,焦虑症早过了交房期限,楼盘至今也没修完”。
走进当地新盘的售楼部、房产中介门店,看到的是顾自刷着手机的店员,迎来的是“来做什么?”的疑问目光。在表明咨询房产的来意后,一家地产中介的店长解释了刚才的“防备”:“还以为你们又是来推销信用卡的。”
不管是期房、现房还是二手房,县城房地产的冷清与当地太阳炙热到发白的高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这样的县城,在全国并不罕见。如今,“大蒜买房、小麦换房、买房送猪”,各地开发商不断翻新促销花样;“买房纳入社区考核”,政府也希望用考核指挥棒刺激房产成交量昂扬向上。让人苦笑的新闻背后,县城的房子正在露出焦虑的一面。
谁在买
记者在县城的房产中介和售楼处了解的情况是,县城中心城区的买房客主要分为几种情形:
县城城区的人换房,下辖乡镇的人到县城买房,返乡创业就业的人回到县一级置业,当然也有少量来自邻县邻省的投资客。
乡镇的人和返乡的人,是目前县城购房的主力军。这两类人,无论是离开农村,还是返回老家,县城是他们会重点考虑的落脚点。
大蒜、小麦、猪,房地产商营销出了一些新的“货币”,与之关联度最高的就是乡镇里的农户们。这些农民“离开”农村到县城买房的理由很多,方便亲朋人情往来、追求县城的生活方式、公共服务配套以及就业机会,都是可能的因素。
图片来源:杞县建邺城微信公众号
记者去到的东部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乡镇企业发达,当地出现了一批农民“上班族”——白天开车回村里的工厂或农田工作,晚上返回县城居住。近年来,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这种“双栖”现象也在西部地区出现。
回到老家的理由也很多,一些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返回到这个东部县城的人说,老家牵绊他们的大多是因为家有老小。
有人告诉记者:“过去外出打工,因为觉得老家与大城市的差距太大,现在老家也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县城与大城市的差距在缩小,返乡创业、就业也能找到机会。”
关键是,老家的物价便宜。2021年底全国房价过万的县城103个,占1866个县城的5%。通常而言,县城的房价以3000-8000元/平的水平居多,户型则以三房、四房为主,百万以内就能住进百平以上的大户型。
记者此前盘点过自2010年以来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从数据来看,2021年,留在自己乡镇的农民工又增加了,达到1.21亿人,占四成有余;外出农民工虽然是主流,为1.72亿人,不过占比一直在下降,从2010年的63.31%下滑至2021年的58.71%。
县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医疗条件、教育水平、居住环境普遍上升了几个水平,“宁要小城一套房”成为更多人多方权衡之后的现实选择。
售楼部销售人员也紧紧抓住这些需求,优先介绍楼盘周围的教育资源,其次介绍“离医院有多远”“附近有没有可以逛的商场、公园”“道路有多宽,开车几分钟可以穿城”。
谁在卖
市场是灵敏的,县城既然出现了买房的需求,供给自然得跟上。近几年,大大小小的开发商加大了下沉三四线市场的力度,与本地开发商一起瓜分县城城镇化的红利。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559696县城房地产开发可谓如火如荼。塔吊、工地是县城城区的一道风景,走在路上,大的十字路口立着楼盘的广告,小的十字路口则给销售中心安排了显眼的位置。
虽然去年6月,国家住建部出台文件给出了“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占比应不低于70%”的限制要求,但记者近期去过的几个县城,新楼盘虽不是高耸入云,但也往往修到了20层左右。
在一座县城内,房产中介门店内挂着一张当地2021年的城区楼盘示意图:在售项目56个,售罄项目或暂未退新的楼盘有39个,新入审项目5个。
然而,县城新增的人口却跟不上新盘供应的量。
十年前,“警惕县城房地产泡沫”的报道就见诸报端。当时,有媒体探访了湖北7个县的房地产滞销状况,待售商品房甚至超过50%。
近几年,县城依旧未改人口流失的现状。又以东部某县为例,2018年当地保障性安居工程供给15000套房;该县2020年迁出人口15258人,迁入人口仅7996人。
所以,眼下河南房企建业地产在民权县和杞县,推出用农作物抵首付的营销方式,也就不足为奇。
根据建业地产的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建业地产分布在商丘市的土储为469万平米,占公司总土储的8.78%,在其所布局的河南各地市中排第3。分布在开封市的土储为211.88万平米,占总土储的3.96%,排第11位。
储地多,成交却不足。根据河南楼市网数据,河南18个地级市中,2021年1-11月商丘和开封两个市的商品房销售增速位次分别在第9位和第16位,商丘还是负增长,为-11.8%。
为了促进楼市平稳健康,河南当地也不断推出楼市政策。6月初,商丘市出台22条楼市新政,推出了包括降首付、下调利率、给买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等在内的刺激手段。
谁的焦虑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637302客观来讲,无论开发商的营销噱头有多奇葩,都可以理解为商业行为。民众焦虑的是期房能不能按时保质地交付,开发商焦虑的是手里的库存何时能够销掉。
而在买卖双方之外,与房地产紧密相连的,还有县级财政。
《中国县级财政压力研究》一书中介绍,目前中国与土地相关收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其一是与土地相关的税费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房屋拆迁费等;
其二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俗称“土地出让金”,在地方整体的土地收入中占比往往最大;
其三则是以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获得的土地融资。
与土地相关收入占财政比例较高,助推了近年来一些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记者以民权县和杞县为例,对比两县2020年的财政数据。
看两地的“土地出让金”,民权县2020年收入11.01亿,杞县收入10.49亿,分别占各自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4.93%和37.47%。
从与地方土地财政关系最为密切的“五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情况来看,2020年民权县“五税”收入合计3.74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的32.98%;杞县“五税”收入合计4.03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21.72%。
在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活跃的背景下,县城与土地相关的收入水涨船高,也支撑着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翻看两地的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大头”都给了全县的民生,杞县2020年的民生支出占比为88.8%。
近期,各地楼市松绑政策频繁出现、开发商的营销手段也花样百出,县城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去化的难题。如此一来,那些倚靠土地财政的县城,也将开始焦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如何解决钱的问题?
(责任编辑:休闲)
- 喝红茶也能降低死亡风险
- 国办:鼓励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 补贴!减免!宁波助力个体工商户纾困细则来了
- 2022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百强揭晓,万科、保利、中国海外发展居前三
- 卡塔尔世界杯丨梅西否认受伤传闻
- 达利欧:区块链很伟大 加密货币是数字黄金
- 快讯:兖矿能源A股涨超2%H股涨近4% 拟发行H股可转换债券用以增持兖煤澳洲股份
- “货拉拉”再被约谈并罚款!责令关闭小费加价功能
- 我市14个社区上榜省第六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
- 疫情防控中“抢眼”的第三方医检,未来如何与公立医院检验科竞合发展?
- 安徽淮南: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20%,买新房公积金可作首付
- 俄称已打击乌主要的飞机发动机生产厂商的车间
- 服贸会首日“青禾计划”发布,中小学生有机会参与高校科研项目
- 苹果Safari浏览器技术预览版146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