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让子弹飞:美国宪法制造的自戕镣铐?正文

让子弹飞:美国宪法制造的自戕镣铐?

作者:热点 来源:百科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7-05 23:09:24 评论数:

文/程亚文

造成1死5伤的让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古纳伍兹教堂枪击案余音未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所小学5月24日又发生一起严重枪击事件,飞美法制导致至少19名学生在内的国宪21人死亡,这是造的自戕美国今年第39起校园枪击事件。在事件发生后,镣铐美国NBA球队勇士队主教练科尔在25日的让弹一场赛后发布会上,没有谈论赛事,飞美法制而是国宪疾言厉色痛斥美国国会参议员一直无所作为、放任枪支泛滥、造的自戕导致无辜生命频频遇难。镣铐据统计,让弹全美范围内,飞美法制枪支暴力今年已造成至少15800多人丧生、国宪近13000人受伤。造的自戕2021年,镣铐美国累计超44000人的死亡与枪支有直接关系,其中1517人系未成年人。

有人形象地说,美国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度。据监测枪支所有权的美国无党派小型武器调查机构(Small Arms Survey)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美国公民枪支拥有量已超过4亿支,平均每个美国人“人手一支”还不止。这么高的枪支拥有率,也使以往美国的枪杀案包括政治谋杀案居高不下。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曾断言:人类的任何发明,只要被人所掌握,那么,都会无所不用其极,在把其益处发挥到极限的同时,也会把其害处运用到制高点。枪支作为一种暴力武器,一方面,可以用来自卫,包括保家卫国,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寻仇消恨,一枪在手,因此也为犯罪提供了莫大便利。现实的场景正是如此,1972年以来,美国每年死于枪支造成的他杀、意外伤害和自杀的人数超过3万人,近些年已突破4万人,在发达国家中高居首位;美国民众的拥枪率还在进一步提升,枪击案发生频率比以往更高,造成的死亡人数也比以往更多。

既然暴力武器的存在,是犯罪和谋杀产生的一个根源,那么,消除和控制枪支在社会的流通与使用,不就可以减少犯罪、更大程度地保证国民的人身安全了吗?很多美国人都想到了禁枪,也一次次提出过有关动议,但反对归反对,枪支不仅没有在美国社会绝迹,而且还有越传越多的趋势。这种吊诡现象,当然也与美国政治文化有关,不让公民拥有枪支,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背后也反映了美国人的政治文化理念。

在坚决反对禁枪的拥枪派看来,禁止公民拥有枪支和对其实施严格管制,乃是在动摇“国本”,公民的拥枪权并不仅仅是一项权利,它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象征了美国建国史和建国神话,是对美利坚民族生命由来的一个时刻提醒。美国独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平民百姓拿起枪支反抗英国殖民暴政的人民战争,美国国父们因此意识到民兵对确保一个自由国度的必要性,这一点体现在宪法中,就是1796年美国宪法第一批修正案即《权利法案》中明文规定:“人民有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犯。”拥有和携带枪支,构成了美利坚公民自由权利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不断有法律专家指出,美国宪法中对公民拥枪权的规定,恰恰是美国频发枪杀案的根源,但因为宪法在美国社会中的至高无上地位,禁枪,在美国社会就一直难以找到充分的法理依据,即便每天都有人饮恨于枪弹之下,但要公民放弃拥枪权,却比登天还要难。早在1968年,在自己的两位兄长——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和有望于1969年问鼎总统宝座的罗伯特·肯尼迪,先后于1963年和1968年遇刺身亡后,时任参议员爱德化·肯尼迪,就曾利用自己的司法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坚持不懈地力主制定枪支管制法案,然而,由于枪支制造商的院外活动集团气势盛大,他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近些年来,由于频繁发生校园枪杀案,在20年前的2000年5月14日母亲节那天,华盛顿国会大厦前的大草坪上,全美国“百万母亲”曾举行大游行,旗帜鲜明地要求加强枪支管制,减少枪支暴力;连环枪击案的频繁发生,也使很多美国人强烈地认识到,枪支泛滥实际上已经到了严重威胁美国人生命安全、再也不能继续容忍的地步。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任职期间,也曾大力推行枪支管制。克林顿政府上台之初,就提出全面加强枪支管制的《布雷迪法案》,但由于共和党在国会中占多数,这一法案在提交讨论和表决时,被打了一个“巨大的枪眼”。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仍然有人不时提出禁枪问题,但总是无疾而终。

枪支管制法案难以通过,与作为历史的政治有关,也与作为现实的政治有关。与枪支有关的利益集团的存在,是禁枪的另一大障碍。这些利益集团主要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众多的枪支制造商和经销商,禁枪直接牵涉到他们的利益;其二是全美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缩写“NRA”),该协会在150年前成立时,其宗旨仅是促进步枪爱好者之间的切磋交流,相互提高射击技艺,它的第一任理事长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著名将领安布罗斯·埃弗雷特·伯恩赛德将军,后来美国前总统格兰特也曾担任过NRA的理事长。1934年,为了回应当时全国枪支法的相关讨论,全美步枪协会成立立法事务司,从纯粹的体育文化团体演变为利益团体,其角色也渐渐从枪支的安全使用扩展到政治游说,利用筹集到的资金帮助支持协会立场的候选人进入国会。如今这个协会已发展成为拥有500万之众会员,自称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民权维护组织”,在国会参众两院皆拥有强大政治影响力。协会拥有雄厚资金,长期以来一直以共和党为支持对象,在1998年的国会选举中,捐给共和党议员的竞选资金就高达840万美元;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捐给共和党1000万美元;在2020年的联邦选举中,支出超过2900万美元。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也是NRA会员。把持该协会的,是实力惊人的枪支生产商和经销商,即使是在枪支遭到全美人民最痛恨的时候,与美国枪支制造商有关的院外活动集团,都会想尽办法并有能力阻挠国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最近一些年来,特别是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枪支数量和枪杀案的增长,相比以往更加显著。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统计,自2000年以来,美国年枪支制造数量几乎翻了3倍,从390万支增加到1130万支,并在过去三年中急剧飙升,这些枪支对外出口很少,绝大部分在美国内部销售。2020年,美国死于涉枪事件的人数比2010年增加43%。购枪意愿的强化以及枪杀案的增多,与近些年来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现象密切相关,在共识政治难以形成的情况下,美国不同种族、阶层、党派之间的信任感缺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大、不安全感提升,相互间的防范意识也大大增强,一些拥护禁枪的人,也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而选择购买枪支。近些年来,一些美国内部观察者所担忧的一个问题是:在几乎人人拥有枪支、相互仇视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这样的政客,仍在不停地煽动仇恨、制造政治裂痕,未来美国有没有可能在总统选举中发生大规模持枪械斗事件,甚至导致内战性事态发生?

在法定权利、利益集团、党派之争和政治极化等诸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美国要彻底消除“全民皆兵”的状况,在未来一些年份仍不太可能。有枪,就会有有意无意的“走火”,枪支泛滥与美国式的政治信念及各种凶杀案之间,就还会上演出新的戏剧。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最近更新